> 资讯    /    正文

国药控股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

  业务协同发力 费用管控显效 以稳健经营积蓄发展后劲

财务摘要: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86,043.00百万元;
  • 净利润为人民币5,337.25百万元;
  • 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3,465.69百万元;
  • 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11元。

  (2025年8月25日—香港)中国最大的医药制品及医疗器械批发商和零售商,及领先的供应链服务提供者——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或「国药控股」,股份代号:01099.HK))公布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报告期」)之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综合业绩。

  2025年上半年,医疗需求持续增长,政策驱动渠道分化。面对快速变化的政策和市场环境,集团在加强合规管理及合理管控风险的同时,聚焦业务的稳定复苏,持续改善各项经营指标,着力打造新环境下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86,043.00百万元;净利润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5,337.25百万元及3,465.69百万元。

  分业务来看,集团各主要板块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速呈现差异化表现。其中,医药分销板块基本维持稳定发展,板块收入占比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达到73.62%;器械分销收入规模有所下降,板块收入占比同比略升0.08个百分点,达到19.22%;医药零售板块呈现逆势增长态势,板块收入占比同比增长0.36个百分点,为5.78%。

  医药分销:顺时应势稳增长 需求导向调结构

  报告期内,集采和国谈政策的稳步推进,覆盖品种持续扩面,行业同比增速依然有所放缓。集团精准把握终端市场用药趋势,对品类结构进行有效调整,积极提升集采药品、国谈药品的市场份额,强化与上游供应商沟通协作,提升品种获取能力。受益于集团覆盖全国的分销网路优势和快速回应市场需求的积极举措,报告期内,集团各公司持续关注并加速国谈品种的引入,国谈品种销售额保持快速增长,销售收入及毛利额同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有效支撑板块业务稳定发展。此外,在渠道结构上,集团一方面积极推进等级医院核心市场品种的增长,另一方面紧抓基层医疗市场刚需,带动整体份额的增长,两类渠道市场均取得不错的增长表现。

  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医药分销板块录得营业收入人民币218,527.36百万元,较2024年下半年环比增长约0.3%,基本与药品流通行业整体保持相同的发展态势,在华东、华北等重点业务区域市场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报告期内,药品分销业务经营溢利率为2.58%。

  器械分销:以合规强基础 以服务促增长

  2025年上半年,在新的合规监管环境下,集团加强器械业务的风险管控和合规治理,对长账期高回款风险业务以及低附加值且资金占用量大的流通业务主动加强业务监管,控制该部分业务收入占比。报告期内,集团器械分销板块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57,052.73百万元。其中,医疗设备及IVD销售下降明显,但医用耗材的销售获得稳定增长,展示了集团以高粘性终端服务带动板块发展策略的有效性。器械分销业务经营溢利率为1.92%。

  与此同时,集团通过优化渠道结构,将资源加快投入于可创造长期价值的业务及服务,加速推动器械业务模式转型,积极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对供应商和医院端服务需求加速承接,服务品质不断增强,主动引领供应链体系的专业化服务转型;持续聚焦业务协同能力强的器械类智慧供应链项目,依托强大的医院端渗透能力,以专业的服务带动耗材等器械产品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截至2025年6月底,集团SPD项目净增加7个,单体医院集中配送项目净增加18个,医联体/医共体集中配送项目净增加1个。2025年上半年,由SPD及集中配送项目带动的器械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达到13%,新增的智慧供应链项目协同功效逐步显现。此外,集团凭借在智慧供应链服务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创新能力,持续赋能医院端业务开展。报告期内,集团聚焦于医工服务及SPD服务领域,新增服务类软件著作权35项。

  医药零售:板块逆势增长 零售治理成效显着

  2025年上半年,医药零售行业各大上市连锁药店整体延续闭店策略,放缓扩张步伐。国大药房受到市场环境、竞争格局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上半年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但国大药房存量店铺增速优于市场表现。截至2025年6月底,国大药房门店数量为8,591家,较2024年底净减少978家。报告期内,亏损店铺的数量及占比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同时,专业药房受益于国家对创新药的支持,增速仍在两位数以上。截至2025年6月底,专业药房门店数量为1,516家,较2024年底净减少128家,同店增长率保持了双位数的高速增长。报告期内,集团医药零售板块逆势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7,162.12百万元,同比增加3.65%。

  报告期内,受益于零售板块的收入增长、网路优化策略及显著的费用压降成果,集团医药零售业务经营溢利率为2.68%,较上年同期增长1.13个百分点。其中,国大药房聚焦门店经营品质提升,果断优化网络布局,并通过完善商采体系和业务结构,加快自有品牌建设,提升统采比例等有利举措,主动推进转型,持续保持盈利的良好态势,净利润同比增长215.81%,充分验证了新环境下集团的业务转型理念的可行性。

  深耕运营提效与服务转型 双轮驱动高品质发展

  面对医保改革、集采深化、监管加强等因素对医药流通行业产生的影响,集团聚焦核心业务,研判政策趋势,持续推进营运效率的提升和业务的创新转型,深入一体化建设,加强业务穿透式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运营管控方面,为提升营运效率,平滑毛利率下行压力,集团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业务可持续稳健发展,包括对应收账款进行专项管理,落实应收账款全面对账确权等风控举措;抓住医保直接结算政策机遇,向各子公司明确重点工作安排,加强回款管理,提升市场份额。截至2025年6月底,集团半数以上主要二级子公司应收增速低于同期销售增幅。受益于精益化的费用压降举措,集团各项费用率指标持续优化,其中,销管费用率下降0.19个百分点;不含保理的财务费用率下降0.01个百分点,整体费用率下降0.2个百分点,有效提升资金使用率。截至报告期末,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较同期少流出人民币6,882.58百万元,应收账款管控措施实效显现。

  服务转型方面,集团坚持拓展渗透产业链上下游的服务业务,依托三大主营业务板块,锻造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期内,集团持续开展行销服务、三方物流、SPD服务等服务类项目,截至2025年6月底,服务性收入持续增长,为集团带来业绩贡献。此外,集团依托强大的分销网络,不断挖潜服务增长动能的同时,强化主营业务板块之间、主营业务和服务业务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服务带动三大业务板块的份额提升。

  未来展望

  展望2025年下半年,集团将主动顺应行业政策的深入实施及终端市场的需求变革,聚焦核心业务,坚持合规经营,夯实一体化管控举措,锻造新形势下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药械分销板块,集团将推进差异化分区域的业务发展战略,推动业务高质量转型并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在医药零售板块,集团将持续深化专业药房和国大药房两大体系的「双品牌」战略,围绕专业化服务与合规高效运营,优化线下门店与线上渠道的协同融合,推动业务实现高质量增长;在运营管控和服务转型方面,集团将以数字化深化一体化穿透式管控,强化风险监控与成本效益提升,通过优化成本管控、治理应收账款改善资产质量;同时顺应监管与行业趋势推进服务转型创新,开拓业绩增长第二曲线,以服务带动主业增长,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完—

  关于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或「国药控股」,及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是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核心企业,成立于2003年1月,于2009年9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1099.HK),为中国最大的医药制品及医疗器械批发商和零售商,及领先的供应链服务提供者。集团主营医药及器械分销业务,依托覆盖全国的分销及配送网络,为国内外药品、医疗器械、耗材及其他医疗保健产品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及下游的医院、其他分销商、零售药店、基层医疗机构等客户提供全面的分销、配送和其他增值服务。

最新文章

国药控股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 Aspect 任命 Elizabeth Del Ferro 为首席增长官,加速业务增长与市场拓展 ATP携手PIF推出ATP Tennis IQ Powered by PIF,首次向所有PIF ATP排名中的单打选手全面开放表现分析数据 Belkin全新UltraCharge系列带来25W快速时尚充电体验 Rimini Street and American Digital Partner to Deliver Alternative SAP, Oracle and VMware Support, Sa 2025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在京召开

Copyright © 2024 商圈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内容相关Q:23009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