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振兴的明天大有可为
春节一过,辽宁召开“新春第一会”——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说,“谁破坏辽宁的营商环境,谁就是在破坏辽宁的振兴发展,就是在破坏辽宁的未来,就是在破坏辽宁人民的幸福。我们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辽宁拥有‘如鱼得水’的获得感、‘如沐春风’的礼遇感、‘如鸟归巢’的归属感。”
郝鹏强调,决胜征途充满挑战,实现目标绝非易事,我们必须做好打苦仗、打硬仗的充分准备。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以坚强有力的指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以选人用人的导向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旗帜鲜明鼓励笃行实干者、褒奖无私奉献者、淘汰怠政躺平者、惩办违法乱纪者;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驰而不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以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保障辽宁振兴发展。
这些话,随即成了辽沈大地老百姓口口相传、茶余饭后的谈资和讨论热点,引发网络热议,经久不息……。
辽宁“新春第一会”郝鹏书记的号令振聋发聩,余音绕梁,吹响了辽沈大地新创伟业的冲锋号角。
辽宁是共和国长子,是中国工业的脊梁。
辽宁有坚实的工业基础,从发展空间看,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容量和优势,还有很多新兴领域赛道有待开发拓展,全都孕育着巨大的生机,潜在着宝藏。
不可否认,辽宁在漫漫征程中,曾几何时“迷失自我”,“掉了领队”,“丢了头份”,“暂失荣宠”,被沿海和经济发达的兄弟省区市远远抛在脑后,或诙谐地说是被人甩了“三条街”……。这其中有一时间被“戏说”成“投资不过山海关”,各种“差评”纷至沓来,营商环境暂时的“恶劣”是不争的事实。但,辽宁也在“阵痛”中反思自我,也在“迷茫”中找寻自我,也在“失去”中救赎自我,或说是“龟兔赛跑”,拿“时间换空间”。来跟随、和陪跑、到漫跑、再追赶,特别是本届辽宁省委在郝鹏书记为班长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增长已有喜人势头。
营商环境彻底改善,也是迟早问题,给辽宁一点时间,将会带来不一样的突破和超越也未可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营商环境涉及政府行政审批方面的转变和改进
项目立项审批或核准备案,可精简掉不必要的咨询评估及其第三方的评价报告等程序(环保安全等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除外),为企业减负;
办理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在依法合规开业前的所有包括但不限于如营业执照、国税、机构代码、印章、银行开户等的审批或核准或备案,有关需要前置审批的资格、资质、许可证等可试点授予初级或临时资格资质予以试营业,逐步完善正式批准或核准,各政府部门应统一并网联审联批,“一窗通办”;
上述均可承诺做到“至多跑一次”,乃至“零上门”网上办理;
加强“事前”告知,列出负面清单及其所需各类文件材料等;
“事中”跟进做好服务及补证手续等,特殊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等可上门辅导经营主体在经济政策法规政策方面的理解不深消化不足等,从而达成共识完成行政审批;
“事后”涉及项目和经营主体的建设、投资、经营活动等,主要做好政府有优惠、减税降费、贴息、信贷、投资等政策“应到尽到”,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地方部分)、金融、司法等支持实体经济、产业经济发展等政策“应出尽出”;
大学生、失业重新就业、初始创业者、科教人员等以知识产权转换科研成果兴办产业实业等,政府设立引导扶持基金予以支持;
创新行政审批等举措……。
行政审批事关营商环境的“基”,可视为筑“基”工程。
(二)营商环境涉及依法经营方面工作杜绝“以刑代民”
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颁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第五条 各地区不得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经营主体财产,不得违法开展异地执法或实行异地管辖,依法防止和纠正逐利性执法司法活动。”政策规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产权应依法得到保护。
紧扣中央顶层频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中共辽宁省委因应民生民意,可梳理出或有因此前几任犯罪“公安厅长”特别是其通过干预司法其中的“以刑代民”的典型案件,以“雷霆暴风”行动第一时间,对被“以刑代民”的案件受害人予以纠偏纠错、改判无罪,在社会公开予以清白正名。以此挽回被“以刑代民”的民企和民营企业家等的民心,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的名义”。
“以刑代民”事关营商环境的“命”,可视为重“生”工程。
(三)营商环境涉及容错鼓励干部大胆干事担当作为
政府部门出台的现行政策,各级干部本着依政履职、施政原则,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打通政策出门“最后一公里”;
消除执行过程中的政策“中梗阻”;
实现实时政策“一键通达”,落地落实。
政策“连续性”、“时效性”、“亲民性”、“有人性”是执政为民。
干部在“立命为民”事业中“奉献”乃至“牺牲”小我利益中,政策以允许“宽严相济”“容错”,使得各级大胆干事、担当作为。
“容错机制”事关营商环境的“魂”,可视为塑“魂”工程。
“念念不忘,必有反响,筑巢引凤,辽商归乡!”
中共辽宁省委郝鹏书记对营商环境的振臂高呼,与辽沈大地的老百姓特别是辽籍商帮同频共振、共情共鸣,必将催生海内外辽商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激情,也将因营商环境改变实现N+虹吸效应。郝鹏书记念念不忘的营商环境必有反响,辽宁振兴,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振兴东北”,未来可期。
(文于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