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    /    正文

产业链外迁不必担忧,但产业空心化值得警惕

近日,关于产业转移的隐忧,再次在舆论场浮现。先是1月份有传言称,西班牙快时尚品牌 ZARA 将撤离中国市场,但随后被其中国公关团队否认;2月份,又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快时尚巨头SHEIN正在要求部分中国头部服装供应商到越南拓展生产线,并推出了相关激励措施。不过,该公司一位发言人通过邮件否认了消息中针对越南的举措。(2月18日 上游新闻)

两家快时尚巨头很快否认了产业转移的传闻,但舆论场上有不同角度的解读。一种声音很有代表性,他们认为,既然有传闻流出,那就不是空穴来风。而且,所谓的澄清,也只是简短的否认,没有详细说明。这更加深了舆论场的疑虑。

相关企业到底有没有将产业链外迁,这个并不难判断,在高度透明的全球化协作时代,只要对企业动向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答案自会见分晓。其实,类似的担忧,不过是近年来不时出现的“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演罢了。

我们不妨来看几组数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这个数据,高于去年全国GDP增长速度;同时,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2%,比上年增长8%。外资企业方面,2024年前11个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2379家,同比增长8.9%,这从侧面反映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积极性仍在提升。几组数据充分说明:中国制造业与外商投资不是萎缩了,而是增长了,所谓“产业链去中国化”是个伪命题。

实际上,一个经济体之内,产业链的迁入与迁出,都很正常。这是由全球价值链的流动不居决定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由于廉价的人力与原料成本,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洼地,因此催生了国外大量制造业企业将生产基地布局在中国,珠三角的“三来一补”一度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经典模式。

但是,随着中国老龄化时代的来临,人口红利的衰减,以及再全球化的开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与此同时,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大部分国家也没有深度卷入地缘政治的博弈中。多重因素作用之下,这一区域也就成了部分产业迁入的理想之所。这符合资本流动的天然逻辑,也是全球价值链绵延迁变的一个体现,不必将此与“产业链外迁”强行划等号。

然而,也要强调的是,不担心产业外迁,不意味着这个课题不值得研究与重视。历史证明,一旦产业转移大规模展开,就可能造成产业的“空心化”风险,也即,制造业主体被挖空,一个国家的主要产业演变为服务业、金融业、贸易业为主,这会造成一国经济的“脱实向虚”,动摇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与发展根本。

所以,尽管现阶段不必担心产业外迁,但必须意识到,“微笑曲线”在全球价值链的分配格局中,并没有失去解释效力。只有留住关键产业环节,牢牢把握高端制造业核心技术,培育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潜力,中国才能在新一轮全球化竞争中不掉队,甚至实现引领与反超。

过去二十年尤其近十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经贸技术交流的持续深入,中国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也积累了大量高端人力资源。但是,国际间的科技竞争瞬息万变,各国也都越来越注重本国的产业保护。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一定要冷静认识到当前科技竞争与全球化演进的复杂性,牢牢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窗口,实现中国经济模式顺利从人口红利走向创新红利、工程师红利。

中国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门类、最大的单一市场以及丰富的工程师人才储备,这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是中国沿着高质量发展路径前进的底气。正视产业转移,但不必过分担心;夯实自身发展基座,同时不盲目自大,中国一定能在未来全球化竞争中抢占先机,稳健前行。

最新文章

产业链外迁不必担忧,但产业空心化值得警惕 微康益生菌亮相FHE2025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博览会 接入DeepSeek,新一代用友BIP智能体构建平台正式发布! 2025上海国际嵌入式展:同期多场技术大会/活动齐亮相,各展风采共探创新 手把手教您使用DFRobot LattePanda Mu部署DeepSeek-R1蒸馏模型 手把手教您使用DFRobot LattePanda Mu部署DeepSeek-R1蒸馏模型

Copyright © 2024 商圈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内容相关Q:23009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