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抄底A股?多只沪深300ETF成交额创新高,128亿元资金借道ETF进场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邱利 陈锋 北京报道
“护盘”资金再度出动?1月17日,A股围绕2900点震荡之际,多只沪深300ETF成交量显著放大,持续保持交投活跃,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单日成交额更是再创新高。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28亿元的资金净流入股票型ETF产品。其中,易方达沪深300ETF最受青睐,年内合计“吸金”达75.49亿元。
“ETF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投资工具,其规模的不断增加,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付学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ETF的被动跟踪指数的投资策略,还可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使得市场更加规范化和成熟化。
多只股票型ETF交投活跃
1月17日收盘,沪指跌至2833.62点,创近3年半新低,沪深300指数跌2.18%,创业板指大跌3%。不过,A股市场震荡调整态势下,股票型ETF成“吸金”主力,近期跟踪沪深300指数的4只ETF成交额增长尤为迅速。
具体来看,规模最大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在1月16日惊现59.25亿元天量成交额,且相较上一日接近翻倍,而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的单日成交额分别为47.17亿元、40.67亿元和36.43亿元,相比上一日均增长4至8倍。
截至1月17日收盘,前述4只ETF继续保持交投活跃,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嘉实基金旗下沪深300ETF单日成交额分别为42.79亿元、45.76亿元、44.92亿元和42.41亿元,均位列全市场股票型ETF前五名。
实际上,近几个月以来“国家队”持续入场,2023年10月中央汇金宣布增持ETF,12月国新投资也公告称增持央企类ETF,并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宽基ETF规模激增,可能由于市场对于经济增长和股市行情的预期,以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增加。”付学军表示,宽基ETF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工具,其投资策略相对简单,主要投资于多个股票指数的成份股,能够实现分散投资、降低投资风险,所以备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超百亿元资金净流入
单日成交额明显放量的背后,是增量资金持续借道ETF入场,2024年以来股票型ETF份额和规模一路“狂飙”。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全市场股票型ETF年内合计获得资金净流入128.14亿元。其中,易方达沪深300ETF最受青睐,年内合计“吸金”达75.49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也位列前三,分别获资金净流入58.34亿元、50.48亿元。此外,红利低波ETF、红利低波100ETF、红利ETF同样备受欢迎,年内均有超过10亿元的资金增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资金追捧下,截至1月16日,易方达沪深300ETF基金份额、规模双双创下新高,分别为330.58亿份、532.44亿元。
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为何ETF颇受资金关注?深圳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原因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方面,ETF具有费率低廉、透明度较高,风格稳定、交易灵活度高等优势。从海外经验来看,在市场处于拐点之际,运用ETF投资工具更具性价比,它可以规避诸多市场风险。
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ETF可以非常便利地实现多元投资和组合配置,这也是当前能有效应对市场变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把整个投资的品类聚焦在主动权益或者混合型产品,那更多的是以国内股票和债券为主要底层标的;而如果以ETF投资的思路和框架去做财富管理,那就可以看到更多其他维度的一些投资要素,比如海外债券、商品等。
多家公募乐观看待后市
展望后市,多家机构认为,当前A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增量资金入市正迎来难得的机遇窗口期,未来核心资产的估值有望得到修复。
博时基金表示,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经济延续修复的态势没有改变。当前A股面临的宏观大环境相对比较友好,市场可能更多的是缺乏信心。短期A股将继续在底部震荡、中长期向好的态势不变,需要更多点耐心,以时间换空间,等待市场企稳向上。
展望未来,富国基金表示,经济复苏的进度和政策发力的预期仍是决定市场走势的核心。整体而言,在经济复苏和全球流动性拐点这两重预期的共同作用下,A股市场有望逐渐走出底部区域。具体到配置上,在拐点得到进一步验证前,可以采用“三角形”布局。防守侧,配置高股息、低估值的红利策略;进攻侧,关注相对高波动的TMT科技成长板块;中间层以稳健为主,建议关注医药、消费,以及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行业。
“受益于宏观经济修复、前期低基数及春节行情等因素,白酒龙头企业及具备一定成长性和竞争优势的区域企业行情仍值得关注。”对于白酒赛道,长城基金旗下基金经理余欢认为,目前白酒消费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市场对于白酒需求的担忧主要来自于对经济复苏的观望情绪。行业整体仍处于去库存、慢复苏进程中,而头部企业的业绩数据则表现出较好的韧性,仍具备一定吸引力。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